如何做好试卷讲评——胡光浩
  • 发布人:李军
  • 时间:2024-01-17
  • 点击:119
  • 来源:

尊敬的各位领导、亲爱的同事们:

大家下午好!

我是高三年级地理组的一名老师。此时此刻,很荣幸,也很忐忑能够坐在这里发言,荣幸的是领导的信任和鼓励,忐忑的是担心自己浅薄的经验不能给大家带来帮助,贻笑大方。

接下来,就占用大家一点时间,和大家共同探讨一下“如何做好试卷评讲”,不足之处还请各位领导、各位老师给予斧正:

在座的各位老师对“试卷评讲”都不陌生,在日常的工作中也经常在做这项工作,那么请问各位老师对于“试卷评讲”,“评”什么?讲“什么”?

相信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答案,我个人以为“评”的是试卷对课标要求的体现情况(图表分析能力的体现、实践能力的体现等)。“讲”的内容重点要体现“思想的引领”。在这里我只谈关于“讲”的内容,也就是如何体现“思想引领”。

关于“思想引领”应该包括两个方面:1、下次我要达到什么程度;2、要达到这种程度做题时我应该怎么分析。

 

关于准备什么

一、收集信息

关于收集哪些信息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①学生;②备课组小伙伴们

①从学生方面:正常情况下评讲试卷要及时,防止间隔时间比较长导致学生遗忘。一般考完试或做完周练之后不急于评讲,而是先让学生对做过的试卷进行大致修改。找出1、自己最想修改答案的题;2、自己最想知道答案的题;3、自己最不愿意做的题。(1、学生掌握情况较好,由于疏忽等原因出错;2、此类题学生掌握欠佳但能够进行初步分析,模棱两可;3、学生掌握程度差,需要花精力解决)都说“不愤不启,不悱不发”如何引导学生自己的思考是非常重要的工作,并且也是学生能取得进步的关键因素。

②我们都明白个人的力量有时候是有限的。荀子曾说过“假舆马者,非利足也,而致千里;假舟楫者非能水也,而绝江河”,所以日程工作中需要学会借力。备课组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和自我提升的平台,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,改卷中,随时都可以请教交流。交流学生遇到的一般性问题,解决方法等。

二、准备学生成绩

课堂上分析学生成绩是必要的,每次考试我会把学生的成绩段进行统计,并在班级公布出来。让学生清楚自己的水平在班上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。同时会对比给学校的单科前10名成绩,让学生有目标。每次考试的难易程度不同,实际得分并没有那么重要,但重要的是相对排名。只要进步了就会当堂给予表扬,成绩不理想的同学给予鼓励。每一个学生都是渴望被认可,被肯定的,尤其是在集体面前,这会显的学生有面子。

每个分数段的学生需要注意的地方不同:前20名的同学需要注意的是答题的语言规范性;而成绩排名靠后的同学则首先需要注意的是答题的格式。

对于一般性的试卷,可以简单做统计,在班级内部或者自己所带的班级之间进行比较。

关于如何讲

很多学生说地理是“玄学”、“风水科学”、“有字天书”。他们觉得自己学的和考的没有关系。然而实际上“这世间没有无缘无故的爱,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”。任何题目都是有迹可循的,而面对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有差异的学生,如何把线索进行呈现是非常关键的。每个老师有每个老师自己的呈现方法,但殊途同归,都是为了让学生听懂,因为大家都知道,“不以学生听懂为目的的讲解都是耍流氓”。常言道,“教无定法,学无定法”。

我采取的方法是思维可视化方法——思维可视化:把原本不可见的思维(思维结构、思考方法和思考路径),通过一定载体使其清晰可见,其载体可以是文字、表格、图像、模型、视频等。

  根据不同的题型,可以采取不同的操作方法,下面我就以下两道题来进行思维可视化方法的简单介绍。

1、画时间轴法

适用试题:适用于情境按时间线索展开的试题,一般适用于三个或三个以上时间段试题,每个时间段事件有明显变化。可以是自然地理的过程性问题,也可以是人文地理中的人类活动的发展变化问题。

使用方法第一步:画出时间轴,形态随意,横线、竖线、斜线等 

第二步:在不同的时间段简明扼要地标出相应的事件

第三步:注意不同时间段主要事件的变化

第四步:根据设问找准时间段解答问题

使用优点:方法简单易于操作,使情境呈现更清晰层次更清楚,便于有针对性的按时间段回答问题,使答题快速准确。也便于分析事件的变化、原因及影响等。

2、逆向思维法

适用试题: 适用于已知结论反推形成原因、条件、过程的一种解题方法,即根据现在的状态猜测过去,或由果索因。或是通过试题的相反情况进行思考倒推。尤其适用于解答地貌形成过程这样的习题。

第一种情况:结论反推成因

使用方法: 第一步:抓住景观的核心特征

第二步:利用内外力知识进行分析倒推

第三步:过程拆分,找到因果联系

第四步:选择题利用选项搭建平台

第二种情况:相反情况进行思考倒推

(如入海口为什么没形成三角洲,河上很少有桥)

第一步:利用反向常规模板进行思考 (三角洲形成条件,修桥的条件)

第二步:从反向得出答案

使用优点:采用合适的思考方式,使问题解决简单化,有效提升解题效率,有利于探索问题的本质,增加思考深度。

关于讲过之后

不愤不启,不悱不发,举一隅不以三隅反,则不复也。我们都知道,老师举一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返三,当学生还不足以返三的时候,则需要再课下进行学生一定的思考总结和练习,所以课后练习的安排是必不可少的。只有讲练结合,老师引导启发和学生动手解决问题,才能让学生能够独自面对高考的风风雨雨,才能让学生在面对题海的惊涛骇浪时闲庭信步。

以上就是我要分享的内容。感谢大家的聆听,不足之处请各位领导、老师给予斧正,谢谢大家!